吃的是綠色菜,喝的是衛生水,燒的是清潔火,點的是太陽能燈,呼吸的是清新空氣……
輕旋沼氣灶開關,藍焰火苗升騰而起。一刻鐘功夫,三菜一湯就擺上了桌子,沼氣飯煲里,噴香的米飯也早已煮好。飯后嘮嘮家常,再打開沼氣熱水器,溫暖的熱水洗去一天的疲憊。
這不是城市居民家中,而是6月1日,記者在地道的農戶——天門市岳口鎮健康村5組,63歲的村民張順新家中看到的情形。
自從2009年,村里沼氣能源集中供氣工程竣工,張順新便享受到了清潔能源帶來的種種便利。
尷尬中誕生的循環產業
健康村,一個遠近聞名的富裕村,2011年人均純收入達9000多元。
但是,發展帶來的煩惱也不期而至。
單說天升養豬場吧,望著一車車俏銷香港的瘦肉型活豬,健康村人更是驕傲、開心。但是,豬場5萬頭商品豬、4000頭種豬每天排泄的60多噸糞尿,又讓人心煩。
企業也曾動過腦筋,利用豬糞生產生物有機肥??墒?,污水排放量大,臭味濃,效益低,村民照樣意見大。
2008年,村委會成員赴北京順義參觀大型沼氣集中供氣工程,茅塞頓開,何不用養豬場發展沼氣?
2009年,總投資700多萬元的規?;笄蒺B殖污染治理沼氣能源集中供氣工程順利竣工,資源化利用豬糞1.9萬噸,年產沼氣35萬立方米,可供全村920家農戶全天候用上清潔能源。
村支委書記張業闊介紹說:“天升養豬場,僅2011年就為村集體貢獻純利500萬元;實現集中供氣后,全村每年可節省燃料開支30萬元左右;每年產出的5000噸沼肥,還可提供給村民種植大棚蔬菜,促進農民增收?!?
就這樣,“豬產糞,糞產氣,氣做飯,渣成肥,肥種菜”,以沼氣工程為紐帶,以生豬養殖為龍頭,形成了集生豬養殖、沼氣供氣站、沼渣生產有機肥、沼液種植優質蔬菜等為一體的循環型生態養殖產業鏈。
18家企業組成的圓
天門市是全國有名的雙低油菜和棉花生產大市,圍繞這兩大農作物,健康村18家企業又打造出兩條無縫鏈接的循環經濟產業鏈。
過去,天門合福油脂公司油菜籽、棉籽榨油后的油腳料,絕大多數作為廢物排放,既浪費,又污染環境。
誠鑫化工公司與華科大等科研院校聯手攻關,改良工藝,將合福油脂1000多噸的油腳料全部吃進,通過物理提純,原來不值錢的下腳料,搖身一變,成為硬脂酸、油酸、植物瀝青等質優價高的化工產品。僅油酸一項,每噸收購價就達到了7000元。企業增效,還實現了零排放和資源的循環利用。
事實上,合福油脂、誠鑫化工只是產業鏈中的兩環,上游還有棉花加工企業,下游還有飼料生產企業。
就這樣,18家企業彼此環環相扣。以油脂加工為龍頭,形成棉籽(油菜籽)生產食用色拉油、下腳料生產硬脂酸、油酸、棉殼生產食用菌、餅粕生產脫毒濃縮生豬飼料的農副產品綜合利用產業鏈;以棉花精加工為龍頭,輻射出雜交制種、優質皮棉、棉紗紡織、生物燃料等種植加工業產業鏈。
來自天門環保部門的統計數據表明,健康村整個循環產業鏈年節約標煤350噸,環保節能年削減化學需氧量195噸。
而憑借循環經濟產業鏈,健康村的經濟發展也踏上了再次騰飛之路。截至2011年底,村集體經濟固定資產1.75億元,當年完成銷售7.24億元,實現利稅3200萬元。
織出環保新家園
逐步富裕起來的健康村人,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良性循環——人與環境的和諧。
2009年,健康村籌資50多萬元建成了天門第一家村級污水處理站。如今這個全省一流的LM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站已投入運轉,4個大型污水處理池,污水管道直通920戶農家。
環保進千家。健康村建起了農民環保學校,每組一個環保中心戶、每戶一個環保明白人,環保中心戶講起環保頭頭是道。
環保進地頭。村委會免費供給村民抗蟲棉種,從源頭控制農藥污染;1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,不僅讓村民吃上了綠色蔬菜,還源源不斷供應給城鎮市場?!奥劦氖腔ㄏ?,吃的是綠色蔬菜,喝的是衛生水,上的是衛生廁所,燒的是清潔火,點的是太陽能路燈,呼吸的是清新空氣……”健康村已成了名副其實的“健康村”。